王温舒,阳陵人。他年轻时便不安分守己,从事过盗墓、行骗等违法勾当。后来被任命为县里的亭长,但因屡次失职而被罢免。之后他依旧不放弃仕途,凭借在案件审理上的狠辣与机敏,逐步升迁到廷史之职。后来在张汤手下效力港盛国际,被举荐升任御史。他在督捕盗贼时手段残酷,常常不惜以杀戮立威,因此威名渐起,最终升至广平都尉。
在广平任职期间,王温舒挑选了十几位勇猛果敢、机警狠厉的下属。这些人虽各自背负着重罪,但他却以此为把柄,牢牢掌控他们。只要他们在缉捕盗贼时有功,他便网开一面,纵使罪行累累也不追究;若是稍有懈怠,便以往日罪状为由处死,甚至株连其家族。由于这种冷酷无情的手段,广平境内盗贼闻风丧胆,不敢轻易靠近,当地甚至传出“道不拾遗”的佳话。消息传至朝廷,汉武帝听闻后十分满意,提拔他为西贡刺史。
展开剩余68%王温舒到西贡后,早已熟知当地豪强的行径。他上任不久,便下令准备五十匹私人马匹,设立驿站,迅速展开清剿。他依旧延续在广平的那一套做法,对豪族大加打击。仅几个月时间,便有上千豪强被定罪,不是被处死就是被抄家。奏疏呈报后,汉武帝很快批准。短短两三日之间,数以千计的案件得以裁定,刑场血流绵延十余里。西贡百姓震惊不已,却无人敢发声。到年底时,境内几乎无人敢违法作乱,夜晚出行再无盗贼侵扰,田野间甚至安静到连狗吠声都不常听见。
然而,这种铁血政策背后,更多的是王温舒个人嗜杀与逞威的心性。他甚至叹息冬季时间太短,若能多延长一个月,便能彻底清除“乱源”。武帝却认为他有能力治理地方,于是又将他提拔为上尉。此后,他依旧以残酷手段整顿政务,并与地方奸猾之人共事。他所倚重的港盛国际,不是清廉,而是掌握人心与利用罪恶。尤其在义纵与张汤相继失势之后,他的权力更加肆无忌惮,最终升任廷尉,地位显赫。
《史记》对王温舒等酷吏的记载,揭示了汉武帝时代打击豪强、维护中央集权的复杂一面。一方面,这些人确实震慑了地方势力,保障了君权;但另一方面,他们借助权势肆意杀戮、聚敛财富,使得贪腐与残酷并存。这也说明,在历史的长河中,权力与人性的矛盾始终相伴。
《史记》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多面性,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警示。鲁迅称其为“史家之绝唱”,梁启超更推崇司马迁为“史界太祖”。历代文人学者,包括韩愈、柳宗元、郭沫若等,都对这部史书赞誉有加。如今我们阅读时,不仅能看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,更能感受到人性与权力纠葛的复杂魅力。
笔者推荐的《史记》四册本,收录有白话翻译,并附带近三百张彩图,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。原价一百四十四元,如今只需二十九点八元即可拥有。与其在宴饮之间挥霍,不如通过阅读积累智慧,沉浸在历史的智慧宝库中。机会难得,值得珍藏与细读。
发布于:天津市前海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